您当前的位置 :深圳资讯网 > 生活 >  内容正文
投稿

数字时代如何引导儿童使用屏幕

深圳资讯网 2021-09-17 08:23:31 来源:互联网 阅读:168907

《儿童电子屏幕指南:来自500个家庭的经验》 [美]安雅·卡梅内兹 著 沈东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刚刚过去的暑假是孩子们接触电子屏幕的“大好时光”,也是很多家长更加焦虑的时期。在这个屏幕无处不在、空气中充满着无线网络信号的数字时代,只要是负责任的家长都会认真思考孩子如何使用电子屏幕这个严肃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如何使用数字媒体。你在孩子面前是个以身作则的家长吗?你自己是不是也沉浸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智能手机到底是平衡了工作和生活,还是个讨厌的、让你无法忘掉它的注意力破坏者?

这部《儿童电子屏幕指南:来自500个家庭的经验》对不知如何面对孩子和电子屏幕的家长,打开了一扇扇门,提供了多种屏幕使用规则。本书作者安雅·卡梅内兹是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首席数字教育记者,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也曾为孩子使用电子屏幕感到焦虑。为了能让女儿在便盆上安稳如厕,她不得已听从了别家父母的建议,给女儿看一段手机上的视频,为此,她在视频网站上搜索了一堆孩子坐便盆时看的视频。那时,她就特别想找一本这样的书。在网络搜索无果、寻求专家指导无望的情况下,她自己走访调查了500个和她一样的家长以及相关问题专家,对于数字时代如何育儿展开了科学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份顶级焦虑清单

排在首位的是儿童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问题。“现在的婴儿在刚开始探索自己脚指头的时候,各种屏幕就已经成为他们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卡梅内兹的女儿在8周大的时候,就开始通过聊天软件对着爷爷奶奶微笑了。2011年,一项针对9000名美国学龄前儿童的调查指出,3至5岁的儿童,平均每天有4.1个小时是在屏幕的陪伴下度过的。“学龄前儿童的累计屏幕使用时间大大超过了建议值以及之前的预估值。”

研究证明,过度接触电子媒体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微小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有最强证据支持的是超重和睡眠不良,此外在成瘾、攻击性加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问题等方面也有一定危险。这些研究结果就像是一张顶级焦虑清单,绝对能让任何家长寝食难安。

家长们公认:“孩子在屏幕上花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们不知道健康的边界在哪里,到底多长时间才是危险的?”目前最广为人知的关于屏幕使用时间的专家意见是美国儿科学会1999年建议的“2岁前不要看电视”,但这条建议并没有引起多数美国家长的重视,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对这条建议做了删改,提出“只要有大人陪同,哪怕是很小的婴儿,视频聊天很可能也不会有坏处。”并强调“不要让孩子独自使用多媒体”。关于屏幕使用时长,美国儿科学会的一位专家坦言:“这是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经过走访调查,作者认为:“没有统一的‘安全剂量’,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感觉制定自家的屏幕使用规则。

有些家庭希望给屏幕时间“约法三章”。时间是个明确的、容易理解的指标,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应用设备自带设置选项可以帮助家长限制使用时间。根据大多数家庭的经验,作者建议,2岁到高中期间,不妨把目标设为:平日每天最多1到2个小时(不包括用电脑做作业时间),周末每天最多2个小时,可以排除与家人视频通话的时间,生病、旅行等特殊情况除外。此外,还可以从优先事项和警报信号入手。比如每天都必须要做户外运动、用餐时不能用手机分心等优先事项;警报信号包括体重增加、失眠、上床气和起床气、躁动易怒、学校表现不好等警报信号。

通过调查和梳理现有学术成果,作者提醒家长们“最应当关注的头等大事”,首先是屏幕与睡眠必须分开。睡前一个小时不能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孩子的房间里不能放电视,不要养成睡前看电视的习惯,夜里不要把移动设备放在卧室里。其次,睡眠质量低和睡眠不足会加重与屏幕时间相关的所有负面表现。限制孩子晚上看屏幕的时间能直击两大风险因素——超重和睡眠,另外还有助于遏制过度使用电子媒体的倾向。

共同参与者和积极调节者

一位科幻小说家在给他2岁的女儿讲述《杰克与魔豆》的故事,一边讲一边在线搜索图片,以便让女儿对故事中的竖琴、鹅和巨人形成大致印象,父女俩还在网上搜索不同版本的巨人口头禅视频,接着用自制道具表演了剧中的情节。这个画面是本书中描写的一个家庭父女俩一起利用多媒体活动的镜头。“我觉得,我们两人的笔记本电脑游戏挺好。这不是被动的、催眠式的看电视,而是一种共享的体验,很需要想象力。还要围着屋子跑,这也将现实世界、故事世界和游戏混合在了一起。”这位小说家对作者说。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合理的家长多媒体策略不只是限制时间、地点、场合那么简单,当父母参与到子女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其风险会减轻,正面效果也会增大。

作者认为,父母应该参与到子女的屏幕使用过程中,扮演重要的媒体调节者的角色。尤其是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内容和不健康的垃圾信息的情况下,家长参与和积极调节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孩子小的话,父母可以和他们一起坐在沙发上,把卡通片当作故事书用,家长可以指着屏幕里的一样东西,说出它的名字。孩子长大一些后,父母可以和他们讨论故事情节、剧中人物的感受、孩子在社交网络上发现的有意思的东西,或者向他们学习玩电子游戏。不仅要问“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也要问“今天在网上做什么了”。

屏幕本身并不是毒药,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数字媒体的世界中,想要孩子逃避电子屏幕的影响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家长只有“共同参与”并“积极调节”好孩子的屏幕使用时间,屏幕才可以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比如,可以加强家庭纽带,可以帮助孩子探索世界,有助于他们进行创造性表达,可以成为娱乐休闲的重要资源。

积极的数字育儿规则

在本书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积极数字育儿的图景:合作与创造性玩耍、家长为孩子强化正面信息、往来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

同时作者指出,“家长共同参与多媒体活动”也要从孩子小时候抓起,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要强力介入,这个时期是父母最能够掌控孩子多媒体使用的阶段,因此也是家长关注孩子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之后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要逐渐放手,帮助他们养成适合自己的健康的多媒体使用时间。亡羊补牢什么时候都不晚,只是不同的年龄段需要不同的介入方法。

家长还应该懂得,语境不同,适合的媒体内容和运作方式也会不同,各家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发明创造、建立联系、完成作业、回答问题,有时只是单纯的休闲娱乐,每个家庭的口味千差万别,需要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合理的选择。

“家长以身作则很重要。”专家指出,“家长是影响子女对多媒体使用方式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孩子12岁以前。”影响要比控制更为间接,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会仿效父母的做法,而不只是听从家长的言辞。专家们还建议父母,让学龄儿童参与到制定多媒体使用规则的过程中。“问他们该怎样使用电子媒体才合适,违背共同制定的规矩应该承担何种后果。”当制定家规成为双向的对话时,孩子可能也会要求家长改变自己的行为。此外,还要注意平衡孩子屏幕内外的使用时间,做到动静结合,提醒孩子多到户外玩耍,参与户外运动、做手工、做饭等屏幕外时间。

呼吁家长采取积极数字育儿的前沿学者还认为,家长看待子女对多媒体和科技产品的兴趣时,应当与孩子的其他兴趣一视同仁,要支持、鼓励和倾听,为他们铺路搭桥,让孩子的兴趣变成未来的机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儿童的屏幕使用问题,日益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瘾、网络暴力等儿童接触电子媒体带来的后果已经让很多家长寝食难安,这本书也许能为迷茫焦虑的家长提供解决路径,找到应对之策。

作者:本报记者 梁杰

《中国教育报》2021年09月15日第10版 版名: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1709249671 - 营销服务 - XML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2-2019 深圳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